首页 > 科研动态

河北省花生产业发展技术交流会在滦南成功举行

2016-09-02 12:00:00 作者:粮油作物研究 来源: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2016年8月19-21日,由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滦南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河北省花生产业发展技术交流会在花生种植大县―滦南县成功召开。来自农业部、中国农科院、省农业厅、省农科院有关专家学者,国家花生技术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及黄淮海、东北区综合试验站站长,全省花生主产市县技术站、合作组织技术人员及种植大户,唐山市政府、滦南县政府主管领导及程庄镇领导等150余人参加了交流会。
      会上,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禹山林研究员对大会进行致辞,他在肯定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来取得的成绩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花生产业研发中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方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省农业厅、农业部和滦南县领导也分别向大会发言致辞和讲话,共同祝愿花生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为高效、科学、健康、快速发展河北省花生产业,利用唐山地区花生种植的区位优势,政、研、企联合发力,签订了院市、院县和所企三份共建与合作协议。其中,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与唐山市政府签订科技合作协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与滦南县政府签订基地共建协议、东路程宝有限公司与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签订技术合作协议,不仅为花生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和技术支持,也为花生高产高效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农民增收、企业提效提供了有力条件。
      来自育种、栽培、植保、加工等不同岗位的专家就花生产业发展中的品种、技术、机械、加工等问题及产业发展大计进行了研讨与交流,交流会由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禹山林研究员主持。针对花生单位面积产量潜力高,机械化生产程度低、易受黄曲霉污染等特点,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廖伯寿研究员提出了花生产业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即推进花生品种的高油酸化、促进花生农机农艺结合、以及建立花生安全体系等。河南农科院黄冰艳研究员在《中国高油酸花生育种及生产现状》的报告中对高油酸花生的价值做了详细的解读,高油酸花生的油酸含量超过75%,油酸与亚油酸比值大于10。高油酸花生,不仅可提高花生及其制品的耐贮藏性,延长其货架期,还具有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另外,高油酸花生油脂肪酸组成非常接近橄榄油,且具橄榄油所不具备的特殊风味,价格远低于橄榄油,物美价廉。我国高油酸花生育种研究也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高油酸花生面积和总产将进一步增加,呈现取代普通花生之势。青岛农业大学王铭伦教授作了《花生产量潜力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精彩报告,报告告诫我们:若实现花生产量潜力,就应确保花生一播苗全、匀、壮,科学水肥管理、合理生长调控、及时防病虫草害、防早衰等。中国农科院王强研究员作了《中国花生加工产业与科技》的报告,他从花生的营养、价值、可加工的产品、产品加工的投入产出比等由浅入深作了全面讲解,与会专家、领导不仅全面了解了花生,更重要的是引起共鸣,只有注重花生加工和深加工,花生产业才能能稳定发展。国际半干旱研究所Hari Upadhyyaya种质资源首席科学家作了《国际半干旱研究所花生研究概况》报告。
      会后,与会人员还赴程庄镇霍各庄村的花生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东路程宝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省农科院陈四龙副研究员分别就该院所育成的冀花11号、冀花13号、冀花16号、冀花18号等高油酸花生品种以及冀花甜1号、2号、冀彩花1号、河北两粒红等风味食用特色花生品种在该基地的种植情况、品种特征特性、亩测产量等做了讲解介绍。基地示范田管理负责人王辉书记介绍了实现一播全苗、控旺长、防病防早衰技术及示范引领效果。示范基地花生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赢得与会专家、领导和当地农民的称赞。
      此次会议,明确了河北省花生产业发展方向,实现了科研、生产、加工的对接,为花生品种更新、技术普及、产品增值、产业升级并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